skip to Main Content

在商标领域,“撤三”制度是常见的维护商标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规则。不少企业以为拿到商标注册证书就万事大吉,却因忽视商标使用要求,最终面临被撤销的风险。商标撤三制度已然成为无数企业商标管理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商标成功注册之日起,撤三攻防战已经正式打响。本文将从撤三制度本质、制度价值、使用标准、应对策略及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简单科普,希望能帮助企业和商标权利人理解这项制度,揭开撤三制度的神秘面纱。

⒈什么是商标撤三制度

《商标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做出决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这就是俗称的“商标撤三”,意思是只要商标注册成功后,任何单位或个人自提起撤三申请之日往前推连续的三年内,没有正当理由未实际使用的,就可能会被撤销注册。

⒉商标撤三制度的价值

商标撤三制度的核心逻辑在于,商标作为公共资源和稀缺的商业资源,必须服务于市场流通,在使用中发挥价值。如果长期的“束之高阁”,不但挤占公共资源,更会阻碍其他经营者的正当使用,让其他经营者失去申请相同或近似商标的机会。因此商标撤三制度意在促进商标权利人积极使用商标,避免资源闲置,通过清理长期未使用的商标将有限的商标资源释放出来,让更有需求的市场主体能够获得使用,从而提高商标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一般而言触发商标撤三的情况有企业战略调整业务转型,导致原注册的商标不再适用于新业务,或者部分企业大量注册防御商标,因管理不善忽略了商标的使用维护,还有恶意囤积商标意图获利的情形,这些都是极易被撤三的对象。

⒊商标撤三中的使用标准

商标连续三年内不使用会被撤销,但有些情况是商标明明使用了,也可能会被撤销,原因是商标注册人未提交证据或者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该商标在指定期间内使用在指定的商品/服务上,那么这种情况仍有可能会被撤销注册。这就要求商标注册人规范使用商标,产生有效的商标使用证据,并需要保存好相关证据,确保随时能提交完整证据链条的证据材料,才能证明商标的有效使用。

《商标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因此要证明商标使用,则要求证据同时出现商标标识、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时间、商标使用人、使用地域范围。如果无法在同一份证据上体现所有的要素,则几份互相佐的证据必须要体现这些要素,由此可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商标在指定期间在指定的商品/服务项目上进行了真实、公开、合法、有效的商业使用。

⒋如何应对商标撤三申请

当商标被提起撤三申请后,商标局会下发《关于提供商标使用证据的通知》,被申请人自收到通知书之日起两个月内需提交商标在指定期间内在指定商品/服务上的使用证据,期满如不提供使用证据材料或提供的材料无效且没有正当理由的,商标将会被撤销,后续只能通过撤销复审程序进行救济。

常见的使用证据的表现形式包括:商品的包装、标签、产品说明书;商品的交易文书、销售合同及配套发票、物流单据;媒体广告的宣传材料、宣传合同及报道、活动照片;展览会博览会上使用的材料;电商平台销售记录、社交媒体推广等。一旦被提起撤三申请,则需要企业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尽可能的多类型多渠道展开证据梳理,尽可能覆盖商标使用的全类型,形成有效证据链条;另一方面则需要积极答辩,如有正当理由(不可抗力、政府政策等)不使用的需要及时说明,最大程度争取商标权益的保留。

⒌如何预防商标撤三风险

1、建立商标使用证据档案:企业应该建立商标使用证据档案,对不同类型的商标在生产、销售及宣传等环节的使用情况,及时留存合同、发票、照片等材料证据,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分类归档,养成保留证据的良好习惯。

2、设立专人管理商标事务:企业经营的声誉最终都会归于品牌之上,而品牌的权利保护需要确保注册商标权的稳定,商标是绝大多数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需要专人管理。考虑到商标专业性强且经济高效的原则,企业也可以考虑设立兼职人员、知产专员或者委托代理机构完成日常性事务。

3、定期监测商标状态及他人侵权行为:企业需要动态监测注册商标的权利状态,一是监控注册商标是否被提起撤三申请,二是及时查看市场上是否有其他近似商标可以提起撤三清除障碍。同时我们也建议企业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进行商标合规的管理,以最大程度避免因管理疏漏导致商标失效。

商标撤三制度既是对闲置商标的约束,也是对优质商标资源的保护。企业既要防范潜在风险也要沉着应对撤三,不再谈“撤三”色变,才能避免因疏忽而失去来之不易的商标权利。同时唯有将规范使用融入品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建立系统化的商标管理体系,才能让商标从一纸文书变成真正的竞争武器,在激烈的市场中为企业守住一席品牌阵地。

Back To Top